泸州北方公司激活工业遗产并赋予其新动能 |
||
|
||
近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编印的《中央企业历史文化遗产图册》中,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集团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权属的“洞窝水电站”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被收录其中。洞窝水电站原名“济和电厂”,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自主建设施工的第一座水电站。该电站1922年修建,1925年建成发电。特别是两台上世纪4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水轮发电机组至今仍在运行发电,在全球范围内亦属罕见。它是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的典型代表,也是仍然在发挥经济效益的四川省最老的工业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经济、文物等多重价值,亟待挖掘、保护和开发。 挖掘价值 历史价值 洞窝水电站的建设者税西恒(1889-1980)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九三学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早年在泸州曾与朱德、恽代英、李大章等中共早期领导人有密切接触,并受到他们进步思想的影响。税西恒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创办蜀都中学、重华学院等掩护革命活动,培养输送了大批革命青年。1941年,水电站被国民政府军政部23兵工厂收购,为生产抗日前线所需的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为企业军工生产提供电能。它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抗日战争史及新中国军工化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 科学价值 税西恒被誉为“中国小水电之父”,曾带队勘测过乌江、大渡河、岷江等流域,对这些河流后来的梯级开发提供了思路和建设方案。洞窝水电站建设从勘测、选址、设计、安装、输电等系统工程,都是由中国人自行独立解决。选址在龙溪河末端的瀑布段,充分实现水能利用效益最大化。拦河坝采用现代的支墩拱坝,建筑材料则是中国传统的条石及糯米灰浆胶接。它是我国早期梯级开发的典范。 经济价值 洞窝水电站结束了四川人用煤油、桐油照明的“黑暗历史”,是中国近代早期生活电气化的代表性工业遗产。该电站位于长江左岸支流龙溪河下游,现处于国家aaa级景区内,具有独特的峡谷风景,年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现有发电机组三台,电站装机容量达到2300千瓦,现年均发电约600万度,已累计发电3亿多度。在丰水和上游来水充沛条件下,均可满负荷发电运行,所发电能与公司电网系统并网供生产运行。 文物价值 2012年7月四川省政府公布:洞窝水电站及拦河坝、引水渠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其文物和科研价值达到国家级文物的标准,现正邀请国家文物局下属的国文琰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分别开展国保申报保护性规划编制工作和“洞窝水电站价值评估与对比研究”,积极申报全国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得到全国政协、九三学社中央、国家文物局和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等上级的大力支持,也得到泸州市政府和公司的高度重视。 实施保护 近年来,泸州北方公司把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作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军工文化的切入点,成立工业遗产管理委员会,制订了《公司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对相关设施进行调查、照相、登记,还摄制了工业遗产保护电视专题片,进行宣传和资料留存。在该水电站上班的工人已经是第五代,班组员工以能够操作这么古老的设备为荣,日常运行过程中精心维护保养,其机壳上美国通用电气的标识“ge”仍然光润清晰,机房墙上挂置的原装全套维修保养工具仍在使用。泸州市政府已将“洞窝水电博物馆”项目纳入全市“两院三馆”建设。针对水电站相关设施老化、引水渠及岩壁缝隙溢水等问题,公司已向地方文物管理部门申请文物维修资金。 传承开发 洞窝水电站主体保存完好,电站持续发电93年,拦河坝、引水渠、澄沙池、电站厂房及输水发电系统,附属设施保存基本完整。目前泸州北方公司正与泸州市政府筹划在水电站旁建设税西恒水电文物博物馆,并与洞窝4a级风景区建设相结合,力争将其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国防科普教育、干部培训教育、中小学国情和地方史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馆。项目的建成将作为公司军工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不断弘扬兵工精神,并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与动能。(姜宁) |
||
相关链接: |
北化集团庆化公司推进“三大工程”党建充满活力 |
融入“一带一路”经济走廊,推动泵业公司转型升级——北化股份泵业公司拓展外贸市场助力公司转型升级 |
豫西集团中南钻石公司获批设立院士工作站 |